轴承故障检测仪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流程,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。而且操作方便,体积小、重量轻,便于携带,非常适合现场使用,无论是在冶金、机械、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线上,还是在设备维护现场都能轻松应用。优质的传感器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,稳定的数据采集器和专业的诊断软件确保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可靠性。它们能够依据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准确判断轴承的状态,有效避免误判和漏检。
可以在不分解轴承、不停止轴承运转的情况下使用,实现了在线点检。这不仅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,还能及时获取轴承在实际工况下的真实状态,预知预测轴承的失效,提前安排维护计划。通过该仪器可确定恰当的润滑油更换周期,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检修次数,减轻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。同时,因能提前发现并处理潜在故障,避免因轴承突然损坏而导致的设备停机、生产中断等经济损失,提高设备的完好率。
轴承故障检测仪的测定步骤:
1.前期准备与设备检查
-仪器状态确认:在使用前需仔细检查设备的电源线、探头、显示器等部件是否齐全且连接牢固,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;同时应接地使用以保证电气安全。
-传感器安装方式选择:根据被测设备的结构和环境条件,采用磁吸或螺栓固定等方式将传感器紧密贴合于轴承表面。正确的安装是获取有效信号的基础。
2.参数配置与校准
-灵敏度调整:校准传感器的灵敏度,使其适应当前检测需求。通常需要参考ISO振动标准(如ISO10816-3)或其他行业规范设置合理的阈值。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。
-检测区间限定:便携式检测仪具有特定的测量范围,需确保实际测量值在该范围内,避免因超量程导致数据失真甚至损坏传感器。
3.数据采集与记录
-工况稳定下采样:在额定转速、负载等工况条件下连续采集至少3次数据,并详细记录当时的运行参数(如转速、温度、负载变化等),以便后续分析时作为参考依据。
-多维度信号捕捉:通过振动加速度、速度、位移值以及非接触红外测温功能综合评估轴承状态。例如,利用冲击脉冲原理识别早期微小裂纹或剥落现象。